【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结硕果——河南理工大一附院举行第七届科技创新大会
接下来,举行颁奖典礼,部分获奖人员上台领奖。骨科人工智能实验室王建平教授、PET-CT副主任牛万彬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分别讲述了近年来他们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享如何确定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如何做好医工结合等方面的体会。
党委书记杨永国宣读《关于表彰2021-2022年度科技创新集体和个人的决定》。他表示,2021年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科研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经医院研究决定,决定对9项河南医学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84项市/厅级科研课题立项、27项新技术新项目负责人及4项专利发明人、24篇优秀论文作者予以表彰。杨书记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并希望各位同仁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院长于拥军以《多措并举强化学科建设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他强调:我院将以“精细化管理年”为工作主题,汇聚创新人才、凝聚创新力量,在更高起点推进健康服务和精准管理,更大力度推进技术赋能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患者照护质量,以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开创科研创新、学科建设、医学管理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互相促进的新格局,通过打造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焦作市科技局局长杜安禄强调,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肩负责任,构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引领焦作医疗卫生健康发展。
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小兵指出,面对新冠疫情常态化形势,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医院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医院能够继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创新实践向纵深发展,全面促进医院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健康焦作贡献力量。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李振华发表讲话,过去一年是学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年,也是一附院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丰收之年。一附院作为学校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进程中医学领域快速发展的主阵地。希望一附院掌握发展机遇,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质量,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七届科技创新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名单 科技奖 2022年度河南医学科技奖:张建卿、余进伟、王建平、张 方、李 丽、余 杨、刘金来、林 栋、辛志芳 专利成果奖 余进伟、王 婵、赵菊荣、余子恒 科研项目奖(按文件排序) 李 丽(省级项目)、赵 泽(省级项目)、牛高丽、顾 冰、柴 乐、王 斌、苗 慧、闫国贝、陈豪杰、刘曙艳、丁 晓、章 欣、安君君、蔡焦生、丁美幸、房汝敏、冯凯雯、顾 冰、侯小花、靳 磊、李俊成、李文杰、李志平、刘 凯、刘军霞、马 欣、牛 莎、庞 慧、乔超锋、秦春堂、任亚娟、宋洁洁、孙丽莎、孙玉涛、王 斌、王 虹、王 婷、王凤娟、王秀丽、杨永亮、张 权、张 雨、张佳佳、张明明、张轶君、赵 晖、赵云龙、管立威、曹 江、陈 洁、焦新爱、王利杰、吴晓珂、原 丽、张海燕、赵菊荣、陈彦民、丁 晓、付培彪、蒋 慧、焦新爱、李长青、刘思雨、马 馨、孟露红、牛万彬、乔小燕、王 阳、王瑞杰、谢明红、辛志芳、邢雪姣、杨楠楠、杨彦萍、赵 雪 新技术新项目奖 孟露红(任亚娟)、蒋 慧、章欣(赵菊荣)、李 丽、秦春堂 、黄晓云(黄莹)、荆凤娥、张斌(古祥祥)、李彩霞(徐焱)、牛万彬、王辉 、李丽、朱山成、马素霞、王卿峰、石战军、王银中、卢家彬/乔呈瑞、李凤娇、苏威强、孙玉涛、苏毅、马冬梅、黄晓云(黄莹)、黄晓云(黄莹)、黄晓云(刘建)、张斌(张丹) 优秀论文奖(按登记时间排序) 王虹/孙丽莎、张佳佳、郭金成、刘金来、王青、焦同立、徐林林/王婵、王虹、马发鹏、徐焱、余嗣崇、陈豪杰、柴乐、王秀丽、靳丹、牛高丽、刘金来、常宝、许新举、祝启海、张军伟、张海燕、陈豪杰、孟露红
Power by JZEYY Copyright ©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豫ICP备19005730号-1
地址:焦作市解放区民主南路17号邮编:454001 总值班电话:2631914(非工作时间) 院办:2631912 党办:263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