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荣获2020河南医学科技一等奖!
河南医学科技奖设立于2019年,每年开展一次评选,由省医学会承担具体工作职责。该奖项旨在为表彰、奖励在我省医学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集体,推动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今年河南医学科技奖评选共接到申报项目266项,较去年增加64项,各省辖市均有申报项目,申报项目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为进一步促进奖项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省医学会从省直医院抽调审查经验丰富的科管人员对申报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简介、科技创新、论文专著等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并随机抽取北京、上海等地49名外省专家进行网络评审,严格把关评审环节,提升了河南医学科研领域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等程序,河南医学科技奖评选出一等奖6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80项,科学普及奖2项。其中,我市10个项目获评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
近日,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揭晓,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显微骨科主任倪国骅申报的《寄养骨与寄养指同时回植修复拇指V度缺损》科技成果获得一等奖。此举打破了我市此前没有省医学科技一等奖的局面,也标志着我市在肢体创伤及显微修复方面的技术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 倪国骅介绍,这一科技项目与2005年春节他遇到的一个左手被鞭炮炸伤的14岁男孩有关。当时,这个男孩的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被鞭炮炸掉,手掌被炸开。事后,男孩家长找到倪国骅,请求其为孩子实施断指再植手术。倪国骅认真查看男孩伤情后得出结论,对于男孩的伤情,直接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已没有可能。若采用组合的手术方式,如皮瓣移植、血管移植等进行再植,则需要切取身体其他部位健康的组织,但失败的可能性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旦失败,不仅患者的家庭要承受不小的经济损失,而且患者也要承受肉体上的巨大痛苦,将面临截去左手或者残留一个只有环小指的无功能残手。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倪国骅决定将一个尚未在临床开展的技术应用在个男孩身上。经过手术,这个男孩被炸掉的拇指暂时移植到其右手手腕上;被炸掉的第一掌骨寄存到其大腿里;与左手相连的食指指骨,则被放进了肚皮里。此时,本来骨肉相连的组织,因暂时分离保住了各自的“生命”。两个多月后,倪国骅通过手术,又将男孩的食指指骨从肚皮里分离出来,拇指及第一掌骨也在倪国骅的妙手下,移植到以前的部位。经过后期的锻炼,这个男孩的左手最终恢复了一定的功能。 随后,倪国骅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此项技术,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手部严重损伤的患者身上,均取得了成功。目前,这项技术已被多家医院采用,使不少患者避免截肢,降低了患者残疾程度,为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河南医学科技奖“百问百答”
Power by JZEYY Copyright ©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豫ICP备19005730号-1
地址:焦作市解放区民主南路17号邮编:454001 总值班电话:2631914(非工作时间) 院办:2631912 党办:2631907